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趙匡

唐經學家趙匡,字伯循,祖籍天水(今甘肅省治),先祖遷徙至河東(今山西永濟蒲州鎮)人。生卒年無從查考,其主要事蹟略約皆在大歷年間(766-779)。
      唯一與趙匡相關的師承相關者,應為開元年間進士──蕭穎士。趙匡應是蕭穎士在遭受李林甫忌、去官之後所收學生。蕭穎士曾謂:「仲尼作《春秋》,為百王不易法;而司馬遷作本紀、書、表、世家、列傳,敘事依違,失褒貶體,不足以訓。」除此外,依照《春秋》義類,傳有百篇之多。趙匡從其而學,多少接受相關論調的《春秋》學影響。趙匡也經歷了安史亂事,流寓南方。今天僅僅知道,在代宗大曆年初時,趙匡曾任職於陳少遊的幕府,擔任過殿中侍御史、淮南節度判官等事務;大抵,皆是陳少遊的幕僚職屬一類。此外,他也曾擔任過洋州刺史。在入仕方面,趙匡相對於啖助(新《春秋》學派首領)來說,較為積極;此現象也可在其論述《春秋》之學時,較啖助來得犀利、更進一層,得而可見。
      趙匡曾經在代宗大曆五年(770)時,在因公往返浙中的途中,經過啖助居住之地──丹陽,與啖助在《春秋》學上有過短暫的會晤深談,「深話經意,事多響合」。也就是說,雖然兩人接觸、交流的時間並不很長,但因為看法相近,可以直接深入,談到核心議題。以至於,在啖助四十七歲(770)過世後,陸淳(啖助學生)與啖異(啖助之子)帶著啖助遺著,前來趙匡處,問學求教;同時,也形成日後趙匡與啖助學派關係緊密的緣由。
      《春秋》學外,趙匡最有名的事蹟,便是對當時選舉制度提出不滿意見,撰寫了文章〈選舉議〉。他羅列了唐代科舉制度中的十大弊端,抨擊當代頹弊學風;之後,更陸續撰寫〈舉人條例〉、〈選人條例〉、〈舉選後論〉等相關文書,對取士之方、考選內容,皆有通盤深入的看法與建議。而這些關於科舉應試上的諸多議論,對後代科舉考試規則之形構,亦皆有促成之功。在宋代,尚得見趙匡所著十二卷本《春秋闡微纂類義統》中的十卷,但至今日,幾已全佚,僅存清人馬國翰《玉函山房》所輯的一卷本。
      不過,趙匡對於《春秋》的看法,仍多保留在曾找其深談學問的陸淳所編輯的《春秋集傳纂例》書中。例如,孔子作《春秋》的宗旨,當為「興常典,著權制」;這是不同於啖助的寬泛定調,趙匡嚴正地指出,《春秋》當意在「揚興周代典禮而不變周」的立場之上。又例如,趙匡以「變文從質」說為標準,否定了傳統公羊家「重名位」等「三科九旨」的說法,而改以「當機發斷,以定厥中」的「聖心說」(以孔子聖人的心念、說法為依循),來強化了經文論說主體的自由度。這樣的情形,使得長久以來,遵循三傳說法、不敢有所違逆的情形,發生轉變。在趙匡所屬的「新《春秋》學派」影響之下,當代逐漸可見《春秋》「經世」之風興起,更是開啟了宋代學者懷疑經傳、「疑經」的學術風潮,其於經學歷史「承先啟後」上的轉折貢獻,盡顯於此。

撰稿人:陳讚華
網站滿意度調整